为了做好长春税史工作,在长春税史作品启动初期,长春市局组成税史工作考察组,对北京、南京等先期取得税史工作成果的兄弟局进行了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考察组又制定了长春税史工作“三个一”工程(一部书、一套碟和一个展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依此运行,出版发行了长春税史系列文集《税工历程》一至三集,录制了史实片《口述税史》一至四集以及浓缩版和精华版,对长春税史馆进行了规划和筹建,取得了长春税史工作前期成果,得到了国家税务总局王军局长的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长春税史后续工作进行了思考。
一、前期工作:重在史料的积累
2015年初,我们先后对北京、南京、延安等兄弟局的税收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深受启发。通过学习考察,一种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使命感、继往开来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责任感源于对税收遗产的珍惜、获取与传承,源于告慰先辈无愧后人的使命意识,更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指示和国家税务总局王军局长关于“用好文学力量,讲好税收故事”的讲话精神。而紧迫感则源于对税史遗产的抢救、整理和长春税史“三个一”工程的既定目标。
(一)学习考察,武装头脑。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同时,也增强了做好长春税史工作的信心。
中国财税博物馆、南京市税务文化教育基地已建成多年,“北京税务博物馆”当时也已筹建完毕,只待择日开馆了。中国财税博物馆反映的史实历史悠久、涵盖面大。其中古代中国财税历史陈列厅,涵盖了公元前21世纪大禹立国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前的财税历史;近现代中国财税历史陈列厅,涵盖了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财税历史;当代中国财税历史陈列厅,涵盖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财税历史。南京市税务文化教育基地经过1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中小学德育基地”、“江苏省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基地”、“市民法制教育基地”。即将开馆的北京税务博物馆,馆藏物品已按“北京税务博物馆展陈大纲”虚位以待。这些单位这项工作的步伐,都已走在我们的前列,他们的工作既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也鼓舞我们去用心做好长春税史工作。
对延安的考察以“寻根行”为主题,我们的老局长刘洁如就是从延安抗大走出来的,循老局长足迹,悟抗大精神,我们读到了毛主席为抗大制定的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抗大精神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抗大校训,我们感悟着延安精神与抗大精神的内在联系,我们觉得,抗大精神与延安精神密不可分,是延安精神的产物,又因抗大特有的政治功能、人员构成和文化环境放射出绚丽的光彩。“寻根行”让我们聆听、拜读了延安精神和抗大精神,感悟了“延安精神铸税魂”的内涵。
(二)既有压力,也有动力。通览北京、南京、延安等地的参观,真是内容形式兼具,共性个性并存,史实、史料、文物全面充实,脉络清晰,布局合理,堪称记录历史,传播知识的“课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阵地”。看过这些,我们心生压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所见的展馆中,有的既具规模,又有内容,比如中国财税博物馆,着实让我们有种可望不可及的感觉。感到压力的同时,我们也受奋斗目标与使命驱使,以及来自各方面的正能量,这些都形成了我们做好税史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而最大的精神动力则源于对税史传承的使命感。
(三)积累史料,厚积薄发。从2014年开始至今这些年来,长春税工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等涉史论述,认真理解王军局长关于“用好文学力量,讲好税收故事”等相关要求,致力于长春税史的线索挖掘、素材收集、亮点发现和长春税史系列文集《税工历程》、史实片《口述税史》的出版发行,体现出了我们“告慰先辈,无愧后人”的税史工作宗旨和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至今,我们已采访老税工及家属185人,录制采访影像资料3500多G,征集照片、证件等各种文物397件,获取史料近200份。大量文物史料和图文素材除了运用到了税史作品,还为筹建中的长春税史馆提供了大量展品。长春税史前期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2019年9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王军局长批示推介我们的史实片《口述税史》,吉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谢文、长春市政协时任主席崔杰等领导在我们的税史作品发布会上对我们的税史工作给予热情鼓励和充分肯定。
二、阶段成果:提炼其中的精华
出版发行长春税史系列文集《税工历程》及史实片《口述税史》让我们收到了工作成果,也发现了其中精华。
(一)提炼了税工精神。现已出版发行和制作完成的长春税史作品三集史实片《口述税史》和长春税史系列文集《税工历程》,真实记录了从1946年长春市周边5个县成立民主政府税务局、长春特别市税务局到现在的长春市税务局的税收发展历程;再现了先辈同仁从当年的“巩固政权、解决民生、支援解放战争”到今天的“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奋斗内涵,提炼了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克服困难、不怕牺牲;刻苦钻研、爱岗敬业;勇于奉献、不求私欲;鱼水情深、为民服务;忠诚朴实、廉洁勤能。”为内容的税工精神。
(二)唱响了文化旋律。长春税史工作立足本土,深挖细耕,反复研究长春作为历史城市的发展脉络和时代巨变。选择解放战争初期、建国前夜长春税收发展史这一独特历史背景作为切入点,组建长春税史专业团队,主动走访,挖掘线索,发现亮点,采访了老税工及家属99人,录制采访影像资料1500多G,征集照片、证件史料近400余份,出版发行了长春税史系列文集《税工历程》1至3集,录制完成了史实片《口述税史》1至3集,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长春税史空白,部分内容被收录在长春市政协和长春电视台合拍的《为城市书写历史》专题片中。
(三)助力了工作发展。按照王军局长“税务文学创作必须做到弘扬正气,引领风尚,为税收事业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要求,我局把《税工历程》作为长春市税务系统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学习教育的必修课,使全体干部深刻感悟到他们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不忘初心的坚定信仰。
三、完善措施:打造精品的思考
长春税史作品现已完成系列丛书《税工历程》和史实片《口述税史》各三集,以后各集和长春税史馆还在构想和筹划中,笔者认为,按照不同史段,继续广泛征集史料和文稿,并且安排好老税工采访活动,是做好这“一书一片”创作不可或缺的措施,因前期已积累了经验,这块儿应无什么问题,但长春税史馆的建设还需精心筹划。只有不满足现状,站在新的角度构想长春税史,才能打造“三个一”精品工程。可以说,对长春税史“三个一”工程的完善,重点是做好税史馆的建设。
在长春税史馆的构建上,应以时间轴为主线,按照“四个阶段”,分设“四大”展区,陈列账簿、发票、货币、实物及人物、组织、工具、服装等。同时,每个大展区内分设“税源”、“税制”、“征管”三个小区,陈列税票、报表、法规等,各展区均追求展柜、展墙等平面与立体,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一)从时间脉络上的考虑。按照长春税史发展时间脉络,长春税史馆将分为两条主线,体现三个文明,设立四大展区。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各个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不同时代背景下长春税工走过的历程。
两条主线:即理性主线和感性主线。理性主线即时间线。立足新中国,辐射解放前,展现税制变迁;感性主线即情感线。立足人物史实,辐射心路历程,展现精神信仰。
三个文明:即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
四大展区:即展馆四大格局。按长春税史发展脉络,分设四个阶段,形成四个展区。每个展区项下均由税源、税制和征管三个小展区组成。各小展区内由展柜、展墙及现代化布展手段组成。
(二)从内容结构上的考虑。内容架构由“内容要素”、“内容概念”、“内容规划” 和“内容构思”四部分组成。主要展览用历史纪录梦想;使命旗帜;故事并不遥远,历史就在身边;一路有你;历史在延伸五部分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展览,把9个史段的税史呈现给参观者:史段1(1948-1952):硝烟中走来的共和国税收;史段2(1953-1957):“一五”时期的共和国税收;史段3(1958-1973):曲折中辗转的共和国税收(上);史段4(1973-1977):曲折中辗转的共和国税收(下);史段5(1978-1982):扬鞭策马,再上征程;史段6(1983-1993):全面改革时期的共和国税收;史段7(1994-2003):该段核心理念为,特殊时代背景下税收工作的艰难与风险,老一辈开创者的精神信仰具有的意义;史段8(2004-2011)该段核心理念为,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步履中,税收所扮演的历史角色以及重要的历史意义;史段9(2012年至今)该段核心理念为,历史是动态向前的,而税工前行足迹将永远定格在那个年代。
王铁勇,从事税收征管工作、法治工作、党务工作多年,多篇文章发表在《中国税务报》《中国税务》《税务研究》《吉林税务》《吉林税务报》等报刊杂志,主持起草的《吉林省国家税务局税收征管工作规程》曾获得吉林省社会科学二等奖。
公众号二维码